近期被「香港永居放宽,常住深圳上海也算通常居住」刷屏了?先别急着规划双城生活,这波政策其实有明确适用边界:仅针对跨境企业外派人员的续签场景!
一、政策真相:不是「住内地就能拿永居」
港府 2024 年底调整的「通常居住」认定标准,核心是给跨境雇佣群体松绑:
适用人群:受雇于香港公司,被外派至内地(如深圳、上海)或海外工作的人才
关键前提:雇佣关系绑定香港企业,定期回港处理工作,在香港有缴税,且薪资符合市场水平(建议年薪达到120万港币)
核心证明:需提交外派合同、香港当地团队资质文件、在港纳税记录及差旅履职证明
简单说:不是「住内地就算香港居民」,而是「为香港公司外派内地,仍算与香港有实质联系」。
二、续签必备 3 类材料,少一样都可能拒签
符合外派场景的申请人,续签时需重点准备这些材料:
1. 工作关联证明:香港雇主出具的外派函(注明外派原因、期限、岗位与香港业务的关联性)
2. 经济贡献凭证:香港薪俸税税单、强积金(MPF)缴纳记录
3. 在港联系佐证:每年在港履职≥90 天的差旅记录,或子女在港就读、本地租房合同等附加材料
雷区提醒:若仅在内地或海外工作、无香港雇主绑定,或用空壳公司挂靠,直接触发拒签风险。
三、高才续签:这些细节决定成败
1. 审核更重「真实贡献」:突击赴港补记录没用!入境处会核查自初次高才通获批后,申请人与香港的持续联系,包括出入境记录、商务活动记录、香港银行流水、MPF供款记录等;
2. 雇佣合约和旅行证件有效期:递交前先检查雇佣合约和旅行证件的有效期,若希望获得批复3年续签,那么这两样资料有效期,需要能覆盖至少3年或以上,否则会影响批复年限;
3. 优秀人才有捷径:年收入 ≥ 200 万港币,且提供薪俸税缴税证明文件,且满足一定的居港时间要求,有机会一次性续签 6 年,相当于坐上了香港永居身份的直通车。
四、常见误区澄清(政策本质:精准留才,而非全面放宽 )
误区 1:“住深圳等地,日常通勤香港,就能自动满足「通常居住」”
真相:必须是 “香港公司正式外派至内地”,而非个人自行跨境通勤(如在深圳居住、每天到香港上班,仍需按常规「通常居住」标准认定)
误区 2:“创业自雇者,也能适用「外派政策」”
真相:仅适用于 “受雇于香港公司的群体”;创业自雇者需单独提供 “香港办公室租约、本地员工雇佣记录、业务流水” 等,证明在港真实运营
误区 3:“只要有香港公司雇佣,外派到内地就 100% 通过”
真相:需证明 “外派工作对香港企业有实质价值”(如推动内地业务增长、维护香港客户),若外派岗位与香港业务无关,仍可能被拒
误区4:“薪资≥2 万港币就够,无需其他经济证明”
真相:2 万港币是至低标准,还需提供 “持续纳税、强积金缴纳记录”,证明与香港经济体系的长期关联,高才通续签的薪资中位数约 4 万港币
五、跨境外派的续签成功案例
案例一:H先生,在港受雇,有租房,外派回内地工作
工作情况:2023.4月入职香港公司,餐饮服务行业,职务是副总经理,月薪5万港币,有强积金MPF供款记录,已缴薪俸税约1.6万港币
在港联系:2023.11月已开始在港租房,月租金约2万港币,公司外派回内地工作,主申请人近一年在港时间不足3个月,但太太和孩子一直在港读书生活
雇主情况:香港公司成立于2017.12月,有1个本地员工,9个非本地员工,近2年公司营业额大概300万港币左右,无需缴交利得税
申请时间轴:2025.1.21递交—2025.2.8收到补料信—2025.2.20获批,历时1个月
批复年限:3年
案例二:C女士,在港受雇,有租房,外派回内地工作
工作情况:2024.3月入职香港公司,担任公司投资策略高级顾问,月薪10万港币,年薪120万港币,有强积金,发薪记录的银行月结单
在港联系:在港有租房,提供水费单,自获批后每个月都有出入境记录,每次在港逗留几天。雇主情况:香港雇主公司为企业上市公司,成立于2011年,注册地址在开曼群岛,在港有实体办公室,23/24年度无需交利得税。
申请时间轴:2025.1.15递交—2025.2.2收到补料信—2025.2.12获批,历时约1个月
批复年限:2年
案例三:X先生,在港受雇,有租房,外派回内地工作
工作情况:在港受雇,2024.4.1入职,担任销售总监,月薪4万港币,常驻大陆,偶尔需要去东南亚出差。提供了名片、工作邮件、月度报告等工作证明文件
在港联系:平均每个月有1-2次入境记录,在港有租房,有煤气单的地址证明
雇主公司:有办公室,营业额900多万港币,已缴交利得税约30万港币,提供了公司业务活动的证明文件,公司详细的业务计划
申请时间轴:2025.3.14递交—2025.4.10,无补料获批,历时27天
批复年限:2年
港府审核续签的核心是 “为真正服务香港企业的跨境人才提供灵活空间”,既避免这类人才因长期外派失去永居资格,又通过严格的材料核查(如真实雇佣关系、实质业务关联、持续经济贡献),守住永居与香港关联性的底线,杜绝空挂身份、无实际贡献的情况。
若您属于香港公司外派至内地的人才,需提前按要求准备材料;若不属于此类场景,切勿误解政策盲目规划,建议咨询香港入境处或专业机构,确保申请符合高才通的续签要求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