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7日上午11时,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立法会发表新一年度的《施政报告》。
本次报告以 “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” 为核心,围绕经济发展、人才引进及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,公布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新政策、新举措。
环球出国20余年经验行业专家团队,实时为您梳理并解读报告中的核心内容,助您精准把握香港身份申请的未来新机遇!

信息来源:https://webcast.info.gov.hk/
一、香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,调整房地产的投资金额和计入计划金额

信息来源:https://www.policyaddress.gov.hk/
报告原文:
现时,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」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,000万元,其中房地产投资额(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)现只算入1,000万元。我们会优化计划,如购买非住宅物业,可算入额由1,000万元提升至1,500万元,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;如购买住宅物业,可算入额维持1,000万元,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,成交价门槛由5,000万元下调至3,000万元。
香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三大利好变化
- 仅买住宅:
至低成交额由原来的5000万下降为3000万,可计入后期投资为1000万。
- 仅买商业房产:
依旧无成交额限制,原来可计入后期投资的1000万上涨为1500万
- 合买,住宅+商业房产:
住宅有至低成交额3000万的限制,商业房产依旧无成交额限制。两者合买,原来可计入后期投资的1000万上涨为1500万
具体实施时间点:9月17日开始实施,按照房子付首付的时间来卡时间点(需在9月17日及其之后),不看缴纳定金的时间。
环球出国深度解读:
- 精准引导,而非全面放开:政策的核心并非简单地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,而是进行“精准引导”。将非住宅物业的可计入投资额提升至1,500万元,高于住宅的1,000万元,这是一个强烈的政策杠杆。
它清晰地表明,政府更希望引导资金进入能直接支持商业活动、提振经济的商铺、办公楼或工厦等领域,而非过度刺激住宅市场,体现了在吸引资本和维持楼市稳定之间的巧妙平衡。
- 降低门槛,提升计划吸引力:将可计入投资的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从5,000万大幅下调至3,000万,这是一个务实的调整。这项改变显著扩大了合格住宅物业的选择范围,使得该投资选项不再局限于少数的豪宅。
此举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参与计划的实际难度,提升了计划的实用性和吸引力,意在激活更多潜在申请人的兴趣,从而增加计划的成功申请数量。
- 鼓励组合投资,分散风险:政策允许住宅与商业物业的组合投资,并将此类组合的可计入上限设定在较高的1,500万元。这实际上是在鼓励投资者构建一个更多元化的资产包。
此举不仅能让投资者在享受房地产市场潜力的同时分散风险,也使得总额达3,000万的投资计划更具灵活性和稳健性,更能满足高净值人士的复杂财富规划需求。
二、高度肯定人才政策,会继续推行

报告原文:
自港府推出一系列新的输入人才政策,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。其中,高才通计划12的申请续签率达55%。获批续签的高才质素高,在港主要从事创科、金融等行业,按每月收入计,95%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2万多元,50%更是高出近一倍,显示需求大,市场愿意付较高工资招揽。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经济贡献,相当于GDP的约1.2%。
同时,经不同计划来港的人才大部分很年轻,七成在40岁以下,有助纾缓人口高龄化的挑战。
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节节上升,两年内上升共12位至世界第四,在亚太地区更位列榜首,反映我们的人才政策方向正确,有实质成效,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。政府会继续推行人才政策,确保香港人才竞争力,推动经济持续增长。
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(高才通)将继续推行,申请条件不变,当前申请条件为:
- 高薪A类(适合企业主或高管):在紧接申请的前一年,全年应税收入达250万港币或以上
- 百强B类(适合职场精英):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名校,且近5年内有至少3年工作经验
- 百强C类适合年轻学霸:近5年内本科毕业于百强名校,无需工作经验,每年配额10000个,先到先得
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(简称“优才”)将继续推行,申请条件不变,优才计划当前实行综合计分制和成就计分制两套申请标准:
- 综合计分制涵盖年龄、学历、语言、工作经验、年收入、业务所有权等12道是非题,符合6道即可申请,适合大部分申请人。初次获批3年签证,后续以3+3+2的模式续签身份,满7年可申请永居;
- 成就计分制要求申请人具备杰出成就或行业贡献,如诺贝尔奖、奥运获奖人员等,仅适合少数高水平人才,可一次性获得8年签证
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(简称“专才”)将继续推行,申请条件不变:
该计划旨在吸引具备香港所需特定技能、知识或经验的内地人才来港工作,申请人通过受雇于香港公司的方式进行申请。一人申请可带走全家,签证满7年可申请香港永居身份和特区护照。
【个人条件】:
- 大专学历+10年真实工作经验;本科及以上学历+5年真实工作经验;
- 在香港以外公司任职高管/股东/专业技术人员,且能提供工作证明文件。
【香港公司条件】:
- 在香港设有实体办公场所;
- 聘用2名或以上本地雇员,并已为其缴纳强积金(MPF);
- 公司处于正常运营状态,具备真实业务往来,并能提供相关业务证明文件。
环球出国深度解读:
施政报告传递了几个核心信息:
- 方向正确,成效显著: 政府认为当前的人才政策路线是成功的,并用大量数据证明了其必要性与有效性。
- 经济与社会双赢: 政策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(金融、创科),也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(缓解老龄化)。
- 持续下去的决心: 报告明确表示「政府会继续推行人才政策」,预示着这将是一项长期、持续的策略,未来可能会继续优化和加大力度。
- 产学研人才交流:政府推出 “产学创科人才交流计划”,鼓励大学教授参与企业研发以了解行业需要,同时邀请科技企业高管和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及课程设计,加强产学研联动发展。
三、教育新政

报告原文:
由2026/27学年起,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,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%增至50%;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,亦由100%增至120%。
教育局将成立“留学香港专班”,联合多个政府部门、大学及海外办事处,统筹推广香港的高等教育。 推出“Hong Kong: Your World-class Campus”大型宣传计划,向全球推广香港在学术、科研及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。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(教资会)将拨款4,000万港元,资助八所公立大学加大在国际和内地的宣传及师生招揽力度。
各项输入人才计划成效显著,为香港带来了高质素人才和显著的经济贡献,政府会继续推行相关政策,确保香港的人才竞争力。推出“产学创科人才交流计划”,鼓励大学与企业更紧密合作。
香港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,申请条件不变:
- 本科学历(学信网可认证)
- 【雅思A类6分】 或 【大陆英语六级430分以上】
- 30岁以上申请人需5年以上工作经验
环球出国深度解读:
- 增加录取名额:对研究生项目而言,这意味著各大学将拥有更大的弹性来扩招非本地学生,直接增加了内地及国际学生的录取机会。
- 为了吸纳更多学生,各大学可能有动机开设更多新兴及跨学科的硕士课程,或扩大现有热门课程的规模,尤其是在金融科技、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、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健康科技等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。
- 精准触达潜在生源,增加学位含金量:政府主导的联合推广将更具规模效应,能更有效地触及“区域发展合作”国家、东盟及欧美等地的潜在申请者,从而优化生源结构。
官方的强力背书和全球性品牌活动,将进一步提升香港硕士学位的国际声誉和认可性,吸引更多追求高品质教育的优秀学生。
- 增强留港发展信心,提升就业竞争力:对于绝大多数赴港攻读硕士的学生而言,毕业后能否留港工作是重要考量。政府的积极表态,尤其是对“高才通”、“优才”、“专才”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(IANG)的持续支持,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定心丸。
鼓励产学研合作,将促使大学的硕士课程设计更贴近市场需求,增加实习和与业界接触的机会。这不仅能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,也为他们在香港就业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。

施政报告公布会场
环球出国,专注全球移民及出入境咨询服务,深耕行业20余年。内部配有多名资深律师,把控政策方向与方案合理与合规性。除了个人移居香港的身份咨询以外,还为申请人提供全套配套服务,协助申请人开设账户、注册公司、强积金账户及定制化办公室落地方案。针对高才通、优才通计划人士,还另提供快速通道服务,显著提升账户开设效率,助力企业快速布局国际市场。
目前全球业务覆盖六大洲设立50+国际一体化服务机构。在香港本地尖沙咀海港城设立实体运营公司,拥有数十位香港本地员工,并且与香港入境处保持紧密的沟通和交流。